独角仙生活习性 - 双叉犀金龟饲养繁殖 - 罗氏虫社
您的位置:首页 > 兜虫 > 叉犀金龟>独角仙

独角仙评分:5

中文简称: 拉丁名称:Allomyrina dichotoma Linnaeus, 1771

体  型:中大型 繁殖难度:★☆☆☆☆

成虫寿命:2~3个月 幼虫期:8~12个月

源产国家:中国

分  布:华东、华南大部分地区

分享到:
手机扫码查阅

独角仙,学名称双叉犀金龟,体形大而威武。独角仙在国内一些地方较为常见,数量多可能危害森林。在用途上,独角仙可作观赏,是常见的宠物,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2008年,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同条件下独角仙会变色,对研究智能材料有启示作用。

双叉犀金龟(独角仙)最早是Linnaeus在1771年命名的,但林奈使用的属名是Scarabaeus,误认为这是一种蜣螂。1911年Arrow以云顶兜(Allomyrinapfeifferi)为模式种建立了Allomyrina属,并把戴叉犀金龟和双叉犀金龟也置于此属。而Minck在1920年又以双叉犀金龟为模式标本建立了Trypoxylus属,因此双叉犀金龟的属名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叉犀金龟和云顶兜的亲缘关系较远,因此作为独立属Trypoxylus较为合适。

形态特征:

雄虫头顶末端上有1个双分叉的角突,前胸背板中央生l末端分叉的角突,背面比较滑亮。雌虫体型略小,头胸上均无角突,但头面中央隆起,横列小突3个,前胸背板前部中央有一丁字形凹沟,背面较为粗暗。三对长足强大有力,末端均有利爪1对,是利于爬攀的有力工具 。雄虫体长25-94mm,雌虫体长30-50mm;雄虫有发达的额角,向前伸出,末端向上弯曲并分四叉(体型较小的个体可能仅有两叉),前胸背板中央向前伸出一前胸背角,略向下弯曲,末端分两叉;背部较为光亮,

雌性额头顶部仅有一小型隆起,无前胸背角,胸背板有Y字型浅凹;雌性背部较为粗暗。

生长习性:

独角仙大量出现于6~8月,具有趋光性,多为昼出夜伏,白天常常聚集在青刚栎流出树液处,或是在光腊树(白鸡油)上也常出现聚集上百只独角仙的盛况,到了晚上,在山区有路灯处,也往往可以发现他们的踪迹。他们主要以树木伤口处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为食,对作物林木基本不造成危害。其幼虫常称为鸡母虫,经蛹期羽化为成虫,一年一代,由于本种并非保育类昆虫,加以体型大而健壮,常被做为儿童玩赏和饲养的宠物及昆虫教学使用。

人工饲育:

独角仙成虫则吸食树汁为生,饲育时可喂食苹果、凤梨、香蕉和低水分高糖分的水果等,还有专门的昆虫果冻也可以喂食。独角仙繁殖比较容易,使用发酵木屑即可,独角仙幼虫野外以朽木、腐殖土,发酵木屑、腐烂植物质为食,人工可以通过发酵木屑或腐殖土来饲养。

双叉犀金龟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 [5]  ,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不能随意捕捉。

生态照赏析
  • 双叉犀金龟
  • 双叉犀金龟
  • 双叉犀金龟
  • 双叉犀金龟
配图来源:( 罗氏虫社 摄 )
人气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