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氏刀锹甲评分:4
中文简称:贺氏刀锹 拉丁名称:Dorcus hei Liu, Luo & Wang,2025
体 型:小型 繁殖难度:★★☆☆☆
成虫寿命: 幼虫期:
源产国家:中国
分 布:四川

贺氏刀锹甲(Dorcus hei Liu, Luo & Wang,2025)分布于四川广安,栖息地海拔约1400m,雄虫体长约25.9~34.2 mm,雌虫约16.1mm。
小知识:种名“hei ”以著名昆虫爱好者贺天龙先生的姓命名,他慷慨地提供了用于比较的主要标本。此前天龙大锹也是以他命名。
外观特征
贺氏刀锹甲雄虫黑色,大颚细长端部分叉,近端部有一对齿突且端齿尖锐向前突出(小型个体齿突端齿突起不明显);头盾短,前缘中部略凹,头部密布细小刻点,中间区域呈三角形且微内凹;前胸背板表面整体光滑,中线后部微凹,并密布极细刻点,侧边缘在后角前明显弧形,后角钝圆;鞘翅表面光滑,前部有细小刻点,其余部分有极细小刻点;前足胫节外缘有5-6个大刺突。
雌虫黑色,身体整体光滑无毛;头部表面强烈褶皱,密布不规则粗刻点,头盾小且呈半圆形;眼前缘微凹,眼后缘相对较短;大颚左右对称,中部前方有1个内齿;前胸背板中央细刻点稀疏,后缘及侧缘刻点密集,侧边缘呈弧形有细圆润锯齿, 鞘翅有9对刻点组成的条纹,条纹间有光泽,第2、4条纹明显宽阔光滑;前足胫节具 4~5个大刺突。
辨识区分
贺氏刀锹甲与来自越南北部的藤居氏刀锹甲(Dorcus fujiii Nagai & Maeda, 2010)亲缘关系密切且极为相似,两者(相同体型个体情况下)主要区分如下:
1.整体粗看呈黑色(比较图1、3、4、6);
2. 体型更强壮、更宽阔(比较图1、3);
3.前胸背板后角延长(比较图10、11);
4.眼前缘遮盖了一半以上的复眼(比较图12、13、18、19);
5.头盾向外突出的程度减小(比较图14、15);
6.同大小个体下大颚较短(比较图16、17);
7.头部三角形凹陷区,无明显大的独立刻点(比较图18、19);
8.侧面观测,大颚较弯曲(比较图20、21);
9.前胸腹板突起更宽短(比较图22、23);
10. 颏具浅凹痕(比较图24、25);
贺氏刀锹甲雌虫鞘翅第 2、4 纵脊(第1纵脊为缝合线)具有明显宽阔且光滑的特征,可与大多数刀锹属物种予以区分。此特征仅和4种刀锹属物种相似,分别为藤居氏刀锹甲(D. fujiii Nagai & Maeda, 2010)、田中氏刀锹甲越南亚种(D. meridionalis Nagai & Maeda, 2010)、田中氏刀锹甲(D. tanakai Nagai, 2002) 和平齿刀锹甲(D. ursulae(Schenk, 1996))。
贺氏刀锹甲可通过以下特征与D. meridionalis和D. tanakai区分:大颚端部与内齿之间的区域无连续锯齿(Huang & Chen 2013;Nagai & Maeda 2010);与平齿刀锹甲D. ursulae(Schenk, 1996)区分的特征为大颚两内齿间距明显较短(Zhan & Yang 2025)。
参考文献:Liu, Jun-Jie, Xian-Zhou Luo & Fa-Lei Wang. 2025.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genus Dorcus MacLeay, 1819 (Coleoptera: Lucanidae: Lucaninae) from Sichuan, China.
- 排名
- 兜锹
- 人气
-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