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李圆大锹
拉丁:Dorcus liyuani Qi & Zhan, 2025
类型:大锹属
体型:小型
寿命:
兜锹简要点评
李圆大锹分布于我国甘肃(模式产地:陇南),栖息地海拔2500m,雄虫体长约21.5~38.2mm(正模35.4mm),雌虫暂未发现描述;属于瑞奇大锹种组(种团)。<浏览详情>
2025年第07期
前言:2025年国内首个锹甲新种:李圆大锹(Dorcus liyuani Qi & Zhan, 2025)于本周发表,为大锹属物种,归属于瑞奇大锹种组。
本种产地和近年新种相比显得有些特别,不再是常见的云贵川广地区,而是相当少见的北方地区:甘肃。
李圆大锹概况
李圆大锹(Dorcus liyuani Qi & Zhan, 2025)
李圆大锹雄虫(引用自文献)
基本信息:分布于我国甘肃(模式产地:陇南),栖息地海拔2500m,雄虫体长约21.5~38.2mm(正模35.4mm),雌虫暂未发现描述。
李圆大锹栖息地环境(引用自文献)
外观特征 :雄虫通体黑亮光洁,大颚中部明显内弯且仅有一枚大齿突,端部尖锐,近端部有小突起(圆钝);头盾横阔且前缘浅凹,后眼缘中等突起;前胸背板最宽处为中部侧角(呈钝角)处,前角圆润,后缘近直;鞘翅狭长,前部具中等刻点,其后区域密布细刻点;前足胫节外缘有5个刺突(端叉除外),末端分叉形成尖锐分支。
李圆大锹正模35.4mm个体(引用自文献)
雄虫小型个体体表刻点更为密集显著,大颚仅基部一枚小齿突;头盾侧角钝圆,后眼缘突起;前胸背板侧角缺失;鞘翅刻点密集且显著成行及若干微弱条纹,合缝两侧显著宽厚。
李圆大锹副模21.5mm个体(引用自文献)
外观辨识:本种与天龙大锹(Dorcus tianlongi Wang & Zhou, 2019)亲缘关系最近,与李氏大锹(Dorcus liyingbingi Huang & Chen, 2013)形态近似,但新种大型个体可通过大颚、鞘翅、生殖器等特征与两者明确区分:
大颚:端部后方有相对突出的圆形隆起,大齿突近中部(李圆大锹);端部后方有略微突出的宽圆形隆起,大齿突近中部(天龙大锹);端部后方几乎无隆起,大齿突近基部1/3处(李氏大锹)。
相似物种对比:A–B:李圆大锹/ C–D:天龙大锹/E–F:李氏大锹(引用自文献)
鞘翅表面刻点:相对微小(李圆大锹);相对适中(天龙大锹);相对较大(李氏大锹)。
相似物种大颚和鞘翅对比:A–B:李圆大锹/C–D:天龙大锹/E–F:李氏大锹(引用自文献)
生殖器:有兴趣的虫友可自行查阅文献,本文这里暂略。
附:学者观点
学者观点:本新种发表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发表的锹甲新物种,大多源自高海拔(1500~3000m)偏远山区,这意味着我国即便是全球锹甲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仍具有发现更多新物种的潜力。同时,也需要更多分类学者和广大锹甲爱好者的参与,以便开展更系统全面的野外研究。
后记
春天已悄至,大地复苏,万物涌动,虫季也已悄然启动啦!
参考文献
Dorcus liyuani Qi & Zhan, a new stag beetle from Gansu, China (Coleoptera: Lucanidae: Lucaninae) Zootaxa 5609 (2): 249–262
以上如有错误还望指正,感谢阅读!
注:欢迎转载,标明出处即可!
End
- [虫圈资讯]2025年第07期:蛇年国内首个锹甲新种:李圆大锹(Dorcus liyuani)
- [虫圈资讯]2025年第05期:国产亮光鬼艳锹有新亚种发表,圆翅锹继续有新发现
- [虫圈资讯]2025年第4期:长角花金龟属修订-整体被分解,乌干达花金龟成异名
- [虫圈资讯]2025年第03期:Bekuwa2024年度锹甲饲育纪录完整版,合计500多种,已制作成PDF文档
- [虫圈资讯]Bekuwa2024年度兜虫饲育纪录:长戟达183.5mm,纪录个体仅用4升容器饲育
- [虫圈资讯]2024年第11期:圆翅锹属更新啦,新种:叶茂圆翅锹(Neolucanus yemaoi)
- [虫圈资讯]2024年第09期:小刀锹属持续扩张,又新增个“王锦小刀锹”
- [虫圈资讯]2024年第08期:新种发了又发!这次是大锹属:周超大锹
- [虫圈资讯]2024年第07期:触角末节具明显凹缺,鬼锹属新种:何力鬼锹
- [虫圈资讯]2024年第06期:小刀锹属扩容啦!新种:钟氏小刀锹
- [虫圈资讯]2024年第02期:稀有锹甲狍锹属再迎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