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两点赤
拉丁:P.astacoides blanchardi Parry
类型:锯锹属
体型:中型
寿命:4-10个月
兜锹简要点评
两点赤锯锹普通亚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以及西南地区,雄虫大颚笔直,且大颚齿凸更加向中间;繁殖使用中朽木,幼虫使用偏湿偏腐的发酵木屑即可饲养出大个体。 <浏览详情>
前言:今天来介绍下我们国内常见的锯锹属品种:两点赤锯锹(Prosopocoilus astacoides),中文学名褐黄前锹甲。它在我国可算广泛分布,从华北到华中、华东,乃至西南地区均能见到其身影,并且拥有5个亚种(限国内),占据了两点赤锯锹一半左右的亚种。
同时,从饲养角度来说,两点赤锯锹繁殖容易,幼虫饲育省事,整个幼虫期也不是很长,6~10个月就能羽化,可以说是挺好养的锯锹属入门品种。
两点赤锯锹主要习性
发生期:每年6~9月在中低海拔山区可见其身影,成虫寿命3~6个月左右;
生活习性:白天可在阔叶林壳斗科树木可见其吸食树汁;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每个产地的成虫体色差异不小。
产房布置:繁殖简单,可以直接使用发酵木屑,如能配置软产木的话效果更佳,产木越大产量也相对较高;
幼虫饲育:幼虫食材相对要偏湿偏腐,可以不需要温控。
两点赤锯锹(国内亚种)
好了,现在我们就来讲讲国内的两点赤锯锹。按照《中华锹甲2》的分类,我国境内的两点赤锯锹分为以下5个亚种:
两点赤锯锹普通亚种(P.astacoides blanchardi):
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从南到北均能见到其身影,北京、浙江、湖北、湖南、甘肃、重庆、四川、台湾等。
两点赤普通亚种大中型个体大颚有强壮的内齿,大型个体内齿在中点靠后位置,小个体雄虫大颚内缘大部分不呈锯齿状,鞘翅整体上均为黄褐色。
体长范围:♂ 32~68mm;♀ 26~31mm(注,此项数据均来源于《中华锹甲2》)
Bekuwa饲育记录:67.3mm
两点赤锯锹普通亚种
两点赤锯锹樟木亚种(P.astacoides castaneus):
国内主要分布于西藏樟木地区,境外则是不丹、尼泊尔、印度。
成虫体色为黄褐色,但头部和前胸背板常比鞘翅颜色更深,没有红色色调;大于40mm的雄虫其大颚都有两枚粗壮的内齿(比牙端部的内齿粗状);大于50mm的雄虫其大颚的两枚粗壮内齿相互远离;40-50mm之间的雄虫其两枚粗壮的内齿总是短于藏东南亚种的基内齿。
体长范围:♂ 33~61mm;♀ 24~27mm
Bekuwa饲育记录:69.0mm
两点赤锯锹樟木亚种
两点赤锯锹滇南亚种(P.astacoides fraternus) :
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省份,境外主要是东南亚的泰国北部、越南北部、老挝北部以及缅甸地区。
滇南两点赤身色呈暗红色,大颚上有一对大齿凸,外貌和血红两点赤比较接近,身形更加修长,大颚不弯曲;50mm以上的雄虫仅在大颚近中部有一枚粗壮内齿(比端部内齿粗壮);40-50mm之间的雄虫大颚基部有两枚以上粗壮内齿或大颚基部呈锯齿状;头背面的两个突起相互距离较近,易于和同大小的藏东南亚种的雄虫相区分。
体长范围:♂ 34~60mm;♀ 27~29mm
两点赤锯锹滇南亚种
两点赤锯锹滇西北亚种(P.astacoides dubernardi) :
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区的亚种,因其体色为血红色,也被俗称为血两点。
大型雄虫大颚在近基部强烈内弯,大颚仅一枚粗壮的内齿且在中点前方,大颚近端部内齿数量较其他亚种为少;中型雄虫大颚仅一枚粗壮内齿,一般位于中点附近,近端部的内齿较少;小型雄虫大颚內缘不呈连续锯齿状;体型一般较其他亚种略宽,大颚也略粗短。
此外,两点赤滇西北亚种分布区内不同产地的形态还不一样:如模式产地雄虫大颚强烈向下弯曲,色泽较暗,光泽度差;云南东部和中部的雄虫光泽度较好;广西雄虫大颚较细长,体色会棕红色,光泽高;贵州西部雄虫鞘翅较黄。
体长范围:♂ 37~60mm;♀ 20~28mm
两点赤锯锹滇西北亚种(血两点)
两点赤锯锹藏东南亚种(P.astacoides kachinensis) :
主要产地为我国云南、藏东南地区以及缅甸;
50mm以上的雄虫大颚基部有两枚相邻的粗壮内齿;40-50mm之间的雄虫大颚基部有两枚内齿或呈锯齿状;头背面部的两枚突起相互距离较远。
体长范围:♂ 33~58mm;♀ 23~28mm
Bekuwa饲育记录:65.1mm
两点赤锯锹藏东南亚种
小知识
任氏锯锹:分布于我国海南地区的锯锹属品种,由于其外观和两点赤锯锹基本一致,仅是体色为黑色(纯黑型,也有部分个体属于尾灯型,较为稀有),因此早前曾被认为是黑化版的两点赤锯锹。但经鉴定其和两点赤锯锹并非同种,后被单独发表为新种。
后记:好了,限于篇幅我们今天就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以上国内5个亚种中竟然没有原名亚种。这个只能说很遗憾,原名亚种主要分布于印度和孟加拉国,后续我们介绍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两点赤锯锹再来说说它。
参考文献
黄灏&陈常卿.《中华锹甲2》[M].台湾:福尔摩沙生态,2013.214
以上如有错误之处还望各位虫友指正,感谢阅读!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 [饲育记录]兜锹幼虫饲养入门第二辑 常见问题答疑!| 罗氏虫社
- [虫圈资讯]2022牙金龟新种:唐氏镰牙金龟,及相关属概况与调整
- [虫圈资讯]2022年第08期:闲话兜锹,熟悉又陌生的独角仙!| 罗氏虫社
- [虫圈资讯]2022年第07期:闲话兜锹,上海本土锹甲的冷知识!| 罗氏虫社
- [虫圈资讯]两个冷门新种:河南斑锹和绿岛角葫芦锹
- [饲育记录]兜锹幼虫饲养入门第一辑 基础认知 | 罗氏虫社
- [虫圈资讯]国内琉璃锹又发2个新种:维登琉璃锹和大关琉璃锹
- [虫圈资讯]神秘“蚁锹”云南再现真容!聊聊该物种的前身今世
- [虫圈资讯]迎2022年新春!回顾2021年兜锹新种,你知道几个?
- [虫圈资讯]Bekuwa2021年度锹甲饲育纪录出炉,安达大锹达94.2mm
- [虫圈资讯]“三有”名录拟作调整,最新出台意见稿已删除独角仙










 盖亚斯大兜
										
										盖亚斯大兜
									 堤丰毛象大兜
										
										堤丰毛象大兜
									 亥伯龙毛象大兜
										
										亥伯龙毛象大兜
									 肯尼亚小兜
										
										肯尼亚小兜
									 希波克拉底神马大兜
										
										希波克拉底神马大兜
									 神马大兜虫
										
										神马大兜虫
									 黑武士竖角兜
										
										黑武士竖角兜
									 皮萨罗竖角兜
										
										皮萨罗竖角兜
									 波特莱竖角兜
										
										波特莱竖角兜
									 格林斯拉德微锹
										
										格林斯拉德微锹
									 麦可迪鬼艳锹
										
										麦可迪鬼艳锹
									 青铜小艳锹
										
										青铜小艳锹
									 沙拉鬼艳锹
										
										沙拉鬼艳锹
									 大圆翅锹华南亚种
										
										大圆翅锹华南亚种
									 牛叉深山锹
										
										牛叉深山锹
									 斯维塔拉考锹
										
										斯维塔拉考锹
									 大黑艳锹形虫
										
										大黑艳锹形虫
									 帝王大黑艳锹甲
										
										帝王大黑艳锹甲
									 长颈鹿锯锹亚种
									长颈鹿锯锹亚种	
								 十大有色锯锹
									十大有色锯锹